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

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你我》《赠言》《春》《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作品。

内容简介:

《背影》

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本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经典名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你我》

本文是朱自清的散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作者围绕“你我”将说话禁忌之处,说话适当之处列举出来,让读者深有体会。
这篇散文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称呼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初次见面,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都有不同的称呼。
《赠言》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游记11篇,分别为:威尼斯、佛罗伦司、罗马、滂卑故城、瑞士、荷兰、柏林、德瑞司登、莱茵河、巴黎、西行通讯,其中《西行通讯》为附录。
《伦敦杂记》

伦敦卖旧书的铺子,集中在切林克拉斯路(Charing Cross Road);那是热闹地方,顶容易找。路不宽,也不长,只这么弯弯的一段儿;两旁不短的是书,玻璃窗里齐整整排着的,门口摊儿上乱哄哄摆着的,都有。加上那徘徊在窗前的,围绕 着摊儿的,看书的人,到处显得拥拥挤挤,看过去路便更窄了。摊儿上看最痛快,随你翻, 用不着“劳驾”“多谢”;可是让风吹日晒的到底没什么好书,要看好的还得进铺子去。进 去了有时也可随便看,随便翻,但用得着“劳驾”“多谢”的时候也有;不过爱买不买,决 不至于遭白眼。说是旧书,新书可也有的是;只是来者多数为的旧书罢了。
—— 引自章节:三家书店
《论雅俗共赏》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结集。共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
在自序中,作者释题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统”,而所谓的“现代立场”,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
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中国散文家、诗人、学者。
“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4.89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您需要先支付 1.80元 才能下载此资源!立即支付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