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医典》由藏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于8世纪末主持编撰,后经玉妥·萨玛、第司·桑杰嘉措等学者历时数百年修订完善,是融合藏地医疗经验及中医药学、天竺医学理论的藏医学奠基性典籍 [6] [8] [11] [15]。藏语称“居悉”,分为《总则本》《论述本》《秘诀本》《后序本》四部,共177章,系统阐述人体生理构造、病理机制及“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平衡理论 [6] [9]。
全书涵盖胚胎发育分期、望摸问诊断法、2258种方剂及脉诊尿诊等特色诊疗体系,记载1616种病症诊治方法 [6] [8] [13]。现存扎塘版(1546年)、甘丹平措林版(1662年)等木刻版本及金汁手稿 [7] [10] [12],2015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23年成为首部载入《世界记忆名录》的藏医药文献 [1] [5] [14]。2022年《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收录该书18个版本,推动古籍保护传承
内容简介
《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为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成书于8世纪末,由藏族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宁玛所著。《四部医典》藏语简称“居悉”,意谓全书由四部分组成。这四部分的名称分别是根本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和后续医典。全书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各科临床实践,包括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治疗原则、临床各科、方剂药物、诊断疗械和疾病预防等等。 [6]内容涉及1616种病症,并记载了2258种方剂。
藏医学的主要医典。藏语是《居悉》(即《四部医典》),相传为宁妥·云丹贡布编著。但据《宁妥·云丹贡布》记载,又说此医典是译师白若杂纳翻译的作品,云登贡布对它进行了补充和注释。见到的几种版本,已不是原来版本了。相传了十一世纪时,云丹贡布的后裔玉妥·萨玛吸收《月王药珍》的精华,对《四部医典》的内容作了进一步充实。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著名学者第司·桑结嘉措对《四部医典》进行了校对和修订;十三世达赖喇嘛时,又组织人员对《四部医典》的文字进行修订。
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馆藏的4种木刻版本《四部医典》文献代代相传。其中,扎塘版于1546年由著名藏医学家苏喀尔·洛珠杰布依据宇妥萨玛·云丹贡布亲书的《四部医典》手稿和金注本刻制而成,是最早的木刻版,也是各种《四部医典》木刻版本的祖本。其他木刻版分别为1640年由著名藏医学家杰尊贡嘎宁布主持修订的达旦版;1662年由五世达赖喇嘛召集各地藏医学家修订后刻制的甘丹平措林版;1892年由药王山利众医学院组织藏医学权威主持修订后刻制的药王山版。 [7]
03:09
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在研究藏医,学习《四部医典》丨国家宝藏
《四部医典》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各种疾病的分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等。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藏医学。前苏联艺术家出版社曾出版《藏医图集》,他们认为《四部医典》和《藏医图集》是举世无双的藏医文献,对它所引起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
02:03
藏医的《四部医典》,这些尊敬的医生,现场就能背诵丨国家宝藏
《四部医典》又名《医方四续》(藏名《居悉》),是八世纪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等所著。他深入实践总结藏医药临床经验,并吸收了《医学大全》(藏名《门杰钦木》)、《无畏的武器》(藏名《敏吉村恰》)、《月王药诊》(藏名《索玛拉扎》)等著作的精髓,并参考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的理论,用了近二十年(约公元748~765年)的时间编著而成。仍为藏医、蒙医药人必读的经典著作。
《四部医典》共分四部,一百七十七章。第一部:《总则本》(藏名《扎据》)共二十六章,纲领性地论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第二部:《论述本》(藏名《协据》)共三十一章,详细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理、病因、发病途径、卫生保健知识、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第三部:《密诀本》(藏名《门阿据》)共九十二章,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四部:《后序本》(藏名《其玛据》)共二十八章,论述了脉诊、尿诊、方剂药物的配伍、药物的炮制、功能和给药途径以及外治法(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拔罐)等。
2022年2月,新一批《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61卷-70卷)经过了数十日校对和专家评审,进入出版阶段。这一批以18个版本为内容的《四部医典》,酝酿筹备近10年。 [3]
2022年12月,《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61卷-70卷)正式出版。该套丛书由以多吉卓嘎为主要负责人的西藏藏医药大学藏医药与天文历算古籍文献整理中心课题组收集整理了18个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四部医典》,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
作者简介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32.43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