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的诅咒》是美国经济学家、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创作的行为经济学著作,由其任职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相关研究发展而来,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作为《理查德·塞勒三部曲》之一引入中国出版 [2-3]。该书属于行为经济学与金融学交叉领域研究,通过对反常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挑战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理论基础 [1] [3]。
全书以拍卖市场中“胜出者因过高估价陷入亏损”的典型悖论为核心,系统阐释了损失趋避、禀赋效应、现状偏误等非理性行为模式。通过最后通牒博弈、跨期选择等实验案例,揭示人们在消费决策、风险偏好中的心理机制,剖析企业与个体在营销、投资等场景的行为规律,为传统经济模型提供基于现实观察的修正视角。书中理论框架贯通行为经济学核心议题,涵盖心理账户、金融市场异象等跨领域研究
内容简介
《赢家的诅咒》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关于经济学悖论和反常现象的杰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反常现象,用简明易懂、极具挑战性且很有趣的实验与案例,来阐述生活中的一些反常现象,例如:○ 拍卖竞标的赢家往往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会遭受损失,这就是“赢家的诅咒”现象;○ 放弃一项物品损失的效用,会大于获得它带来的效用,这就是“损失趋避”现象;○ 一个赌徒在输了一整天后,会孤注一掷,将赌资押在胜算最小(赔率最大)的目标上;○ 当一个人突然获得一笔小钱时,他通常会马上花掉它;当他获得了一大笔意外之财时,却往往会存起来;○ 一个足球迷最多会支付200美元买一张球赛门票,但当他准备出售这张票时,他却想卖到400美元以上。
据此,行为经济学大师理查德·塞勒剖析了这些不理性决策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同时对最后通牒博弈、禀赋效应、偏好反转、损失趋避、现状偏误等诸多领域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将行为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深入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启发读者的思考,在个人消费、企业营销与投资理财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收益。
作者简介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生于1945年,1974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执教,任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及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还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主持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塞勒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他被公认为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先驱。
2015年,理查德·塞勒当选美国经济学学会主席。
2017年,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理查德·塞勒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主要著作还包括《错误的行为》,以及与卡斯·桑斯坦合著的畅销书《助推》。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12.04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