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圭旨》尹真人高弟
《性命圭旨》,全名《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作者不详,成书时间宋至明朝。分元、亨、利、贞四集。相传出於尹真人高弟之手。前有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新安震初子余永宁书《刻《性命圭旨》缘起》,其曰:"里有吴思鸣氏,得《性命圭旨》于新安唐太史家,盖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也。"。而《性命圭旨》多赖唐皋所藏孤本得以流傅。《性命圭旨》为总结性书籍,主张破除三教门户之见,宗罗三教历代精义,一出世就广泛流传。
内容简介
全书以图配文,阐述内炼理论与功法,博采众家之说。书中首标三圣图,叙述吸取儒佛之说,有明显的三教合一思想。如儒家的中、一思想,佛教的明心见性思想;如元集收录宋儒周敦颐《太极图》、又录佛教《观音密咒图》,最终落脚於道教《飞升图》。
什么是性命双修
阐述道教义理及丹道法则的道书。图文并茂,理法兼备,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有图五十四幅,作者姓名不详,据书前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新安震初子佘永宁《刻性命圭旨缘起》谓:此书“盖尹真人(注:即尹志平)高第弟子所述也。”并评言“其节次功夫,咸臻玄妙,而绘图立论,尤见精工,诚玄门之秘典也。”此书“元”集环绕道教性命双修之学,较集中地总论了“大道”、“太极”、“性命”、“死生”、“邪正”及“顺逆三关”、“取坎填离”、“八识归元”、“五气朝元”等说,涵蕴有丰湛的道教哲理及修持理法。全书具以图配文,竭力深入畅明的特征。详述道教义理及丹道法则,倡导性命双修,主张道儒释无二致,圣贤持戒、定、慧以虚其心,炼精、气、神以保其身,合天地之德,与太虚同体。明清时期,此书在奉道者中盛行,咸谓其尽性命之法要,括三教之精华。清康熙年间吴门尤侗为之撰《序》日:“自三教鼎立,异说聱牙,……是书独揭大道,而儒释妙义,发挥旁通,要之以中,合之以一,而尽性至命之理,殊途同归。”此书收入《道藏精华录》第七集。《道书十二种》道教义理学及丹道理法丛书,清代乾嘉时期道教全真龙门派高道悟元子刘一明
《性命圭旨》 [1]4集,著者不详。题为尹真人弟子撰。前有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新安震初子余永宁书《刻《性命圭旨》缘起》,其曰:"里有吴思鸣氏,得《性命圭旨》于新安唐太史家,盖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也。"
自全真道流行以来,三教合一之说盛行,故是书首标《三圣图》,以诗赞老子、释迦、孔子右三圣。该书认为道即是炁,阳炁尽则死,心性为人之本体,人生虚幻,三教皆主张明心见性,劝人性命双修,修炼金丹。并言只有金丹一途乃修行之正路。
书中总结了各种有关内丹原理及方法,阐述了各种内丹功法的术语和基本思想。并且详细讲述了内丹法"筑基炼己,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整个过程,功法共分九段,图文并茂,附有口诀。此书竭力要把内丹功法通俗化,使一般人都能接受,并言便"后之有志于道者,再不为丹经所感也。"
作者简介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30.42 MB 文件大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