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人伤寒论讲稿》是一本由陈亦人 (作者)、王兴华 (合著者)、张民庆 (合著者)、石玮 (合著者)四人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1年5月1日进行第一版的出版发行的医学类书籍。

内容简介

《陈亦人伤寒论讲稿》主要内容简介:《伤寒论》是中医学中现存的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著作,其辨证论治体系与诊疗方法对临床各科都有指导意义。因其方药的组成严谨,疗效显著,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故又有“方书之祖”的称誉,一直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列为中医必读之书。时至今日,仍为高等中医院校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

作者简介

陈亦人,出生于1924年7月5日,于2004年8月24日逝世。江苏沭阳人。家世业医,14岁随祖父彦三公、父亲平甫公学习中医,3年后拜沭城儒医戴笠耕先生为师。
1945年独立悬壶济世,因擅治疑难重症而名闻乡里。1955年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研习,毕业后留校执教。曾任南京中医学院古典医著教研室副主任、伤寒教研室主任、江苏省中医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86年晋升教授,同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江苏省名中医。先生涉足杏苑60余载,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擅治各种疑难杂证,尤其是在精神神经疾病、胃肠病、心脑血管病、肝炎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5。年的中医教学生涯中,先后讲授《中国医学史》、《中医诊断学》、《伤寒论》、《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多门课程。经过数十年的磨砺,终于成为中医教育界的一代名师,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不同层次人才教学要求的《伤寒论》教学方法。
先生是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任4版和5版《伤寒论》教材编委,独著的《伤寒论求是》为研究生教学中的精品课程,主编的《伤寒论译释》、《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等深受各界好评。先生不仅为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本、专科生讲授了多门课程,而且培养了伤寒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十余名,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不少已成为所在单位医、教、研的带头人。先生还牵头主办多届全国伤寒师资培训班,为全国中医界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先生一生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时刻注重育德树人,力倡《伤寒卒病论集》中张仲景为后人树立的为医品德,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伤寒卒病论集》,其中饱含着先生树人育德的良苦用心。
先生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的建设倾注了毕生精力,从人才引进、培养、结构调整,到学科研究方向的确立,无不与先生的奋发努力有关。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伤寒学科已建立起一支职称层次合理、知识结构相对全面的医、教、研队伍,跻身于全国伤寒学研究的前列。虽然先生后来因年事渐高而离开了伤寒学科的领导岗位,但作为伤寒学科点的学术带头人,他仍然不知疲倦地发挥着指导作用,即使在生病住院的日子里,他谈得最多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伤寒学科如何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先生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医药教育事业,他的一生是为中医教育和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一生,
先生的崇高品德和丰厚学识在伤寒学界乃至整个中医学界有口皆碑,先生的业绩已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描下了厚重的一笔,他的众多著述、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他的行医为教品德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46.69 MB    文件大加载慢,若等不急请直接下载!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本书下载

您需要先支付 1.80元 才能下载此资源!立即支付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