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西方检察制度的历史演变,聚焦其在不同法系间的结构性差异与政治文化根源。
全书分为五编,通过分析中古西欧刑事检控机制向国家化转型的进程,阐释法德官僚制检察体系与英美反官僚化模式的形成逻辑。研究涵盖古希腊至近代的刑事检控体系变迁,考察法兰西检察官制的集权化、英格兰私诉传统延续性以及德美对欧陆与英美模式的差异化继受。著作从权力结构视角比较科层制与非科层制检察制度,揭示其法治思想根源,为理解西方检察体系多样性提供历史社会学方法论参照。

内容简介

《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运用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原理,展现了影响西方检察官制建构的历史情境与政治条件,分析了两大法系检察官制存在的类型性差异,同时解读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政治、思想与文化根源。《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认为,西方检察官制的起源与中古后期西欧刑事问题解决方式向“国家化”检控机制的变迁具有内在关联,以作为新生事物的民族“国家”合法地取得对刑事问题的支配权为政治前提。正是在各自不同的政治理性化进程中,西方逐渐形成了以法德为代表的官僚制形态的职业型检察官制和以英美为代表的反官僚化的检察官制。
《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适合法律大专院校学生、教师、从事检察制度研究的人员及对西方检察制度感兴趣的人士。

作者简介

黎敏,女,汉族,江西萍乡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领域涵盖法律史、法与社会理论、政治哲学 [3] [6-7]。
2009-2010年作为瑞士弗里堡大学访问学者开展学术研究。出版专著《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民主之殇——德国宪法史反思录》,译著《圣殿:1850-1965年的牛津法学教育》 [3] [7]。在《政法论坛》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涉及西欧刑事诉讼传统、英美检察制度起源及宪法政治伦理等议题 [1] [6-7]。主讲外国法制史、比较法律文化等课程,2024年参与“规范性的法律史”学术工作坊评议,并在季卫东教授讲座中就数字伦理与人权保护开展学术对话

在线阅读

文件大小: 2.73 MB

本书下载(PDF版本)

捐助 1.80元 可下载此资源!立即捐助 【捐助用于支付网站稳定运行所需服务器、宽带的费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类似文章